首页

sm冰时代女王调教视频网址

时间:2025-05-28 23:51:51 作者:沪港携手推动科研合作、促进成果转化、开展医疗创新 浏览量:83326

  中新网上海5月28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8日获悉,近期,沪港两地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协作和医疗合作有新动作,希望彼此助力在科研领域获得突破性成果,凝聚两地的创新创业力量,造福香港及全球患者。

上海市人才工作局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项目在沪启动。(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中心供图)

  记者当日获悉,上海市人才工作局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项目在沪启动。该项目将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学、人工智能、数学、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等前沿领域,支援博士后研究人员在港中大开展科研工作,助力其在科研道路上取得突破性成果。

  在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中心2025发布会上,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表示,沪港两地的合作历史悠久、成果丰硕。早在二十世纪90年代,香港中文大学已开始与上海的高校及研究机构签订协议,在研究和教育多个层面建立合作关系。卢煜明指出,近年来,上海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活力、市场潜力和人才资源日益集聚,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转型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区校携手合作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这位校长表示,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中心作为大学在上海的联络枢纽,积极发挥创新高地的作用,期望上海中心能发挥香港中文大学的优势,进一步推动两地的科研合作,促进校地高新技术成果孵化、转化方面的合作共赢。

  今年是中国博士后制度实施40周年,博士后制度已经成为培养高层次青年创新人才的重要制度。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上海市人才工作局局长潘晓岗表示,香港中文大学在医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走在全球前列,在0-1基础研究方面积累了众多最新成果。上海有健全的产业配套、丰富的应用场景,在链接、带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前景。潘晓岗表示,未来希望两地借助优势互补的创新生态,在人才联合培养、技术应用落地实践等方面探索更大的合作发展空间,持续推动学术前沿探索与产业技术空间的深度融合,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6家初创企业同期入驻香港中文大学创博港上海基地(InnoPort@Shanghai)。这些企业的加入充分展现了港中大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的积极作为。据统计,连同2023年首批落地的5个科研转化项目,目前已有11个项目进驻基地,为沪港两地的创新群体提供交流与协作的平台,凝聚两地的创新创业力量。

  当前,杨浦正以建设杨“数”浦新质秀带创新区为抓手,持续深化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学城、产城、创城“三城融合”,以完善产业和研发供需两端的链接机制为着力点,着力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主导的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杨浦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海鹰表示,此次入驻的项目与杨浦的未来产业发展高度契合,杨浦衷心希望与港中大共同携手,进一步激活教育“源动力”、点燃科技“新引擎”、筑牢人才“蓄水池”,更好地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共同演绎沪港合作精彩故事。

香港养和医疗集团与联影医疗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联影医疗供图)

  沪港合作不仅包括人才培养,还有医疗领域的深度携手。据悉,香港知名的医疗服务机构——香港养和医疗集团与联影医疗(全称: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据此,双方将在合作初期阶段重点推进联影uCT960+设备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为香港养和医疗集团提供先进的诊断技术支持,以大幅提升早期病灶检出率和治疗规划精准度。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在医疗创新领域的深度合作迈入新阶段。

  联影医疗国际业务总裁夏巨松博士表示:“双方将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向临床实践的快速转化,为香港及全球患者带来福音。”作为香港率先引入联影医疗高端CT技术的私立医疗机构,香港养和医疗集团营运总监、养和医院董事、李树芬医学基金会理事李维文先生表示:“香港养和医疗集团非常高兴与联影医疗携手推动医学影像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据悉,香港养和医疗集团在系统应用与优化方面为联影医疗提供关键指导;联影医疗则发挥其在创新与整合技术方面的优势,与香港养和医疗集团密切合作,持续完善系统性能。据悉,双方均期望通过合作促进提升国内的影像诊疗技术。(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郑文灿被台湾桃园地方法院裁定收押禁见

需要指出的是,英国去年实施的《国家安全法》大量条款定义模糊,对执法部门授权宽泛,极易被滥用。英方应当摆正心态,正视香港早已回归中国的现实,停止干涉香港事务,同时反躬自省,不要搞双重标准。(完)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办公室原主任郑志勇被开除党籍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国商飞公司民用飞机试飞中心签署共建协议,成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大思政课”开到了“大飞机”上;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渭州学校与20多个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带领学生体验非遗扎染、参观中药材“百草园”……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益结合,育人主体和渠道不断丰富。

一个月转了3家医院,患者单次住院天数何以受限?

“科技+服务”赋能口岸运输提质增效。电子沙盘、AR可视化管理模块……在智慧口岸综合管理平台加持下,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实现通关速度和货物吞吐量“两翼齐飞”。与此同时,铁路部门联合海关部门开辟中欧班列绿色通道,实施“一窗通办”“7×24小时”预约通关等多项便捷服务,并与蒙古国扎门乌德站推行“两站一体化”运输组织模式,共享班列出发到达周期,制定班列开行计划,为提升货物运输能力、提高全程通关效率、促进便利化水平提供坚实支撑。

辽宁建昌:66名群众火车站内避险 当地连夜抢送物资

仪式现场,“沪港同心 相聚上海——C919国际和地区航线首航计划”启动,今年沪港社团总会将组织150名优秀香港青年学生,于6月1日乘坐C919从香港飞往上海进行实习,实现国产大飞机首次境外商业飞行。

中国驻美国大使: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

海洋清洁能源蓬勃发展。海洋清洁能源利用能力不断提升,清洁能源规模扩大、占比提升。至2023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769万千瓦,占全球比重约50%,连续四年全球排名第一。海洋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不断地向国家电网输送绿色能源,中国自主研发的首台深远海兆瓦级波浪能发电平台“南鲲”号为远海岛礁提供清洁电力供应,深海养殖平台“澎湖”号通过搭载波浪能和太阳能发电设备及储能装置实现清洁能源自给。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